在一切臨時的狀況下,有了這一次的聚餐。
花蓮地區風光明媚,氣候宜人,屢屢瀏覽美景,徜徉其中,心中總是浮起一絲絲遺憾;自從在花蓮討生活,倏忽之間匆匆已過五個半月,與金學長龍時而共遊山水,品評美饌,討教學校輔導經驗,分享日常生活大小瑣事之餘,總不禁回味學生時代的綠色回憶,與難忘的輔導員情誼。談談說說之際,頗有今昔之感,而偌大的洄瀾,難道就僅剩我倆?
四月14日,育是來訪,共邀慈大社工所茹婷聚餐,某同邀金龍學長一同赴會,聲勢為之一壯,四人齊聚明禮路「璞石咖啡館」用餐。
話題一開,工作、學業、生活,侃侃而談,互為唱和,為之一快!聊及輔導員的共同回憶,更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之共同感受,或為驚嘆,或為捧腹,或為緬懷,各種情感縱橫交錯,從淡江延續到芝麻承接渴望終於萬能,意猶未竟,然時候已不早,茹婷研究所的報告也要回去完成,因此互留聯絡方式,約定下回再敘。
隔日,育是與某欲共遊洄瀾山水,把握短暫同期相聚之機,然而摩托車卻於路上險些發生意外,起因乃路旁一神勇長者駕車率性迴轉,瞥頭見老藍以迅捷之勢迎面撲來,因而六神無主無法動彈,老藍雖無傷人之意,其勢卻銳不可檔!蓋整車之重力加速度過大,老藍煞車不及,輕輕撞擊神勇老者坐騎側面,老藍因而留下一白色傷疤,神勇長者與某相視無言,某以悲傷略帶憤怒的眼神射向長者,長者一言不發的慢慢「八庫」,無比沈穩,卻也無任何殺氣,某甘拜下風,只得偕老藍與育是飄然而去。事後回想,以某同期如此魁梧之身形,長者欲發難也是討不到絲毫便宜,果然見多識廣,不爭眼前而爭千秋,事後想來真是感慨不已。經此一役,育是決定另租坐騎,本欲直驅美崙山親近山林,此時金龍來電欲提供大馬車,可共遊鯉魚潭,思量一番覺此議甚好,便乘車抵湖光山色兼備的鯉魚潭。
鯉魚潭之名,來自其形似鯉魚,也有因東面為鯉魚山故以此為潭名之說,景色絕美,洗滌身心,環潭步道更是絕佳之運動、賞景、夜間賞螢之道,沿步道前行,迎面微風帶來湖水獨有的味道,週末遊人如織,攜家帶眷扶老攜幼一同親近自然,亦為美事一樁。吾等三人行至中途一秀美之處合影留念,稍事歇息便循原路返回,其間閒談自不在話下。
傍晚,與育是共赴七星潭,聽濤聲,賞浪花,亦喜見海釣者絕技,拋甩釣竿之勁道,兼具力與美,每每釣起魚獲,一旁釣客之子便欣喜若狂的又叫又跳;天色漸晚,今日天空烏雲頗密,無緣見到羅織繁星與皎潔月色,然遠方城鎮燈火虛無縹緲之間,顯得溫暖而富詩意,於浪濤聲中凝望遠方,極為閒適自得;育是此時聯絡幾位曾在花蓮駐足求學之輔導員,其中不乏還留在花蓮者,如秀曄、景嘉,本欲共邀同進晚餐,但兩人各自有事無法赴會,言談中頗為驚嘆原來彼此距離並非遙遠,僅因疏於聯絡兼忙於工作而斷了聯繫,殊為可惜,因此相互約定有緣必定再聚。
晚間,與育是於「王記茶舖」飲茶作樂,怡然自得,明日便要分別,實感匆匆;平日總為理想而奮鬥,往日共同砥礪之摯友卻疏於聯繫,情意濃薄已不敢言,何日可齊聚一堂,或引吭高歌,或共敘二三事,亦未可知。言念及此,更覺此次相聚之不易,相見之難得;逝者已矣,來者可追,感君子之盛情,幸情誼之長存,特為文記之,文拙傷眼,切莫見怪。
- Apr 15 Sun 2007 23:37
臨時成軍之東區輔導員聚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